高端刚玉复合材料、硅酸钠制造者

集生产、销售、研发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服务热线:

18673810863

栏目分类

咨询热线

18673810863

2011关于企业安全生产和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市工业企业具有点多、面广、行业复杂等特点,为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现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首先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总的要求。
  “预防为主”:指安全工作应当做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并贯彻始终,重点应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事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特别突出了“企业负责”,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同时也表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三.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即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
  所谓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各级领导应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总的领导责任,以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应负的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地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这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
  所谓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厂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车间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五.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六、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七、从业人员违章操作多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2、忘记关闭设备、酒后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3、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4、用压缩空气吹铁屑、攀坐不安全位置;
  5、用手清除切屑、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6、不佩戴防护用品;
  7、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肥大服装。
  为了确保集团不因出现突发事件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限度地化解可能引发的经营风险,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应急方案是指针对本集团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和集团财产受到威胁或者业务出现差错、停顿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以保证人身和集团安全或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抢救和恢复业务运行的完整措施。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负责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员由各部门经理、主任担任。
  组长:潘建华 副组长:陈历蕃,潘换奎,段跃明,成员:潘柳乾,罗平,张峰,潘鹏  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二)根据应急方案对各实施环节组织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组织进行应急方案的操作演练;
  (四)决定启动或停止应急方案;
  (五)组织恢复正常工作。

  三、突发事件的内容
  (一)集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
  1.职工在上班期间发生重伤、死亡或者急性中毒事故。
  2.火灾、爆炸事故。
  3.车辆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
  4.工人罢工或群殴。
  5.重要生产设施、物资材料被盗、或损坏。
  6.部长以上管理者或重要岗位员工被绑架、被拘留、逮捕。
  7.其他足以影响各部门或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事件。
  (二)与本集团业务相关的其他行业发生的突发事件
  1.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2.工人罢工。
  3.其他足以导致与我集团业务密切相关的公司、政府部门停产停业的事件。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一)迅速报告。当事人或知情者应立即向集团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根据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或报总经理批示。重大紧急情况可直接向总经理或董事长报告。
  (二)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即为临时总指挥,一面迅速报告,一面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要注意保护现场,防止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四)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报告内容,迅速做出反应,提出应急措施。
  (五)职工发生重伤、死亡或者急性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送往就近的救护、医疗单位抢救。 
  (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要立即切断事故点的电源,然后一面组织灭火,一面报火警。
  (七)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应立即电告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车队队长、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应立即赴现场组织抢救。
  (八)重要生产设施、物资材料被盗,应保护好现场,并通知公安部门。
  (九)发生部长以上管理者或重要岗位员工被绑架、被拘留、逮捕事件,应立即指定临时人员代理,不得停工、停产。

  五、应急准备
  应急方案的基础是准备。只有做好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准备,才具备应急处理的基本条件,才能在各种紧急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
  (一)应急人员准备
  各公司应做好应急人员的调配、培训与演习,并形成文件或材料,以明确职责,防止走过场,保证在出现事故时,能按行动方案应急。
  应急人员应包括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相应职能领域的专业人员、业务连续性及灾难补救方面的专家、业务分析人员、业务及技术人员等,负责应急方案的实施,处理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保证在关键时刻应急组织和人员立即可调遣到位。
  应急人员必须严密组织,职责分明,有应急处理能力,了解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方案,能在关键时刻履行职责。
  做好各类应急人员和各项核心业务的应急演练,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按行动方案应急。
  (二)应急物质准备
  按照各种业务过程,必须做好应急物质准备,主要包括:车辆、重要生产设施的备用元件、通讯联络工具等。由办公室负责配备和调配。
  (三)应急方案的测试
  应急方案的制定是理性思维与业务经验相结合的结果。其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经过实际验证。而在执行应急方案之前,采用建立模拟环境,进行全面测试,是一项有效的方法。通过应急方案的测试,可以评估应急措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是否发挥预期的作用以及能否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顺利实施。通过测试,完善应急方案,对所需达到的目标和实际结果的对比来分析测试结果,确认应急方案应有的功能,对应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四)应急方案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为实施应急方案培训人员,提高应急机构人员应急处理的水平。
  培训要求:被培训人员要达到理解应急方案内容,明确个人职责的目的。熟悉本岗位的具体操作内容。
  (五)应急方案的演练及验收
  通过在模拟环境中操作,检验应急方案是否可行;提高应急人员实际操作的熟练水平。演练由应急指挥中心统一组织,监控中心提出演练方案及演练内容,并演练全过程自文秘,进行跟踪和记录。通过演练,要达到确认岗位、人员、责任。提高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快速反应的能力。
上一篇: 暂无数据 下一篇: 培养出色业务员的10种心态
温馨提示: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
密码错误, 请重新输入!